- · 中国水产学会关于《海洋牧场增殖技术规范》和《海洋牧场渔业资源采捕规范》团体标准的公示[01/06]
- · 中国水产学会秘书处恭祝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和全体会员新年快乐![12/31]
- · 2020年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分会学术年会在湛江召开[12/22]
- · 11月水产品市场价格监测简报[12/15]
- · 中国水产种业质量提升高峰论坛成功举办[12/09]
- · 2020年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行为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大连召开[12/01]
- · 2020中国水产学会渔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推进渔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集中研讨活动在广东湛江举办[12/01]
- · 2020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年会暨第三届丝路国家水产养殖国际论坛成功举办[12/01]
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早期发育及正反交后代生长特性
作者:李子奇 成美玲 吴玉萍 张晶晶 李振通 马文辉 庞尊方 翟介明 田永胜
关键词: 鞍带石斑鱼; 云纹石斑鱼; 云龙石斑鱼; 正交; 反交; 胚胎发育; 变态发育;
摘要:以鞍带石斑鱼为母本,云纹石斑鱼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了种间反交实验,并对反交子代的胚胎发育和仔稚幼鱼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进而与亲本及正交F1云龙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的表型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反交子代受精卵为圆形、透明、浮性卵,卵径为(0.787±0.013) mm,有1个油球,居卵中央,在水温为24°C、盐度30、pH为7.8的孵化条件下,胚胎可以正常发育,经历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器官形成和出膜6个阶段25个时期完成胚胎发育,初孵仔鱼全长为(1.595±0.015)mm,说明反交的可行性。孵化后3 d,卵黄囊消失,由前期仔鱼发育为后期仔鱼,全长(2.530±0.023) mm。孵化后52 d进入稚鱼期,全长(17.500±1.915) mm,第二背鳍棘长(5.795±0.049) mm,第一腹鳍棘长(2.992±0.911) mm;58 d稚鱼背鳍棘收缩至最小值(4.460±0.600) mm时,鳞片和体色开始出现。孵化后67 d进入幼鱼期,全长(34.500±1.291)mm,第二背鳍棘和第一腹鳍棘完全退化,体型与成鱼相似,全身覆盖鳞片,反交F1体色不一致,具4种表现型。生长对比结果显示,正反交F1的发育速率均介于亲本之间,均快于云纹石斑鱼,慢于鞍带石斑鱼,反交F1生长速率慢于正交F1。研究结果为石斑鱼杂交优势性状形成及遗传解析提供了一定数据基础。